对付黑客的常规武器——防火墙

保密相关
2017-11-06

随着国内信息安全行业的逐步发育,各种网络安全产品在市场上被炒得火热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防火墙。据统计,全球至少有千种以上的防火墙产品,各路商家的角逐已进入战*国时代。“防火墙*不是万能的,但没有防火墙是万万不能的”,这种说法有不少夸张的成分,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防火墙产品在网络安防设备中的突出地位。
  实践表明,防火墙对网络安全能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,但并非万无一失。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:
  1.正确选用、合理配置防火墙并不容易,直接影响防火墙发挥效能
  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一种防护手段,有多种实现方式。建立合理的防护系统,配置有效的防火墙应遵循这样四个基本步骤:a.风险分析;b.需求分析;c.确立安全政策;d.选择准确的防护手段,并使之与安全政策保持一致。
  然而,多数防火墙的设立没有或很少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和需求分析,而只是根据不很完备的安全政策选择了一种似乎能“满足”需要的防火墙,这样的防火墙能否“防火”是个问题。
  2.需要正确评估防火墙的失效状态
  评价防火墙性能如何及能否起到安全防护作用,不仅要看它工作是否正常,能否阻挡或捕捉到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的蛛丝马迹,而且要看到一旦防火墙被攻破,它的状态如何。许多防火墙由于没有条件进行失效状态测试和验证,无法确定其失效状态等级,因此必然存在安全隐患。
  3.防火墙必须进行动态维护
  防火墙安装和投入使用后,并非万事大吉。要想充分发挥它的安全防护作用,必须对它进行跟踪和维护、修补和升级。
  4.目前很难对防火墙进行测试验证
  防火墙能否起到防护作用,最根本、最有效的证明方法是对其进行测试,甚至站在“黑客”的角度采用各种手段对防火墙进行攻击。然而具体执行时难度较大:
  a.防火墙性能测试目前还是一种新技术,可用的工具和软件寥寥无几。据了解,目前只有美国ISS公司提供有防火墙性能测试的工具软件。
  b.防火墙测试技术尚不先进,与防火墙设计并非完全吻合,使得测试工作难以达到既定的效果。
  c.选择“谁”进行公正的测试也是一个问题。
  5.非法攻击防火墙的“招数”
  a.通常情况下,有效的攻击都是从相关的子网进行的。因为这些网址得到了防火墙的信赖,虽说成功与否尚取决于机遇等其他因素,但对攻击者而言很值得一试。
  b.破坏防火墙的另一种方式是攻击与干扰相结合,也就是在攻击期间使防火墙始终处于应接不暇的状态,有时会导致它忘记履行安全防护的职能,处于失效状态。
  c.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防火墙也可能被内部攻击。因为安装了防火墙后,随意访问被严格禁止了,这样内部人员无法在闲暇的时间通过Telnet浏览邮件或使用FTP向外发送信息,个别人会对防火墙不满进而可能攻击它、破坏它,期望回到从前的状态。这里,攻击的目标常常是防火墙或防火墙运行的操作系统,因此不仅涉及网络安全,还涉及主机安全问题。
  以上分析表明,防火墙的安全防护性能依赖的因素很多。防火墙并非万能,它最多只能防护经过其本身的非法访问和攻击,而对不经防火墙的访问和攻击则无能为力。从技术来讲,绕过防火墙进入网络并非不可能。
  防火墙技术的致命弱点在于数据在防火墙之间的更新,如果延迟太大将无法支持实时服务请求,额外的管理负担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。此外,防火墙采用滤波技术,滤波通常使网络的性能降低50%以上,如果为了改善网络性能而购置高速路由器,又会大大提高经济预算。一个普通路由器不足4000美元,而一个高速路由器的价格可能在20,000美元以上,这使滤波器无法广泛应用。而且,只装有滤波器往往还不足以保证安全,尤其无法防止防火墙内侧的攻击。因此,防火墙技术往往只作为辅助安全策略。这又应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:关键在人,关键在管理。
  在理想情况下,一个好的防火墙应该能把各种安全问题在发生之前解决。就现实情况看,这还是个遥远的梦想。目前我们还只能在各种利弊之间寻求平衡。***

文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