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样的原因,不一样的数据泄露
保密相关
2017-12-04
一样的原因,不一样的数据泄露
2017年08月08日新闻来源:《保密工作》杂志
近年来,数据泄露的规模不断扩大,频率不断加快,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网络安全事件。通常,数据泄露的发生与以下原因有关:一是数据管理制度有缺陷,被“有意泄密的人”趁机而入,例如先前的“斯诺登事件”“维基解密事件”等,此次瑞典数据泄露事件也属于这一类型。二是数据库被黑客攻击,从中抢劫出海量信息,如“索尼影业事件”“美国联邦人事管理局事件”“民主党邮件门”等。三是数据库运营商主动出错或有严重系统漏洞,将大量需要保密的数据公开在网上或轻易可被访客查询,我国内一些旅游、网购网站曾出现过类似情况。
同样是数据泄露事件,以往多数事件“雷声大、雨点小”,很快就被世人遗忘。此次事件却引起轩然大波,甚至危及一个国家现任政府的执政地位,可见事件的性质和社会对于此类事件的认知均发生了较大变化。其一,瑞典政府数据泄露事件是迄今为止波及面最广、性质最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。其二,全球地缘竞争加剧了此类泄露事件的危害性。其三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降低了分析、利用海量个人信息的门槛和难度,让更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。
——8月2日澎湃新闻网,“数据泄露会让政府倒台吗”,作者李峥、牛帅